涂料工業:
在“雙碳”戰略與環保政策雙重驅動下,涂料行業正加速向“零VOC、可降解、高性能”轉型,而助劑作為涂料配方的“關鍵少數”,其技術突破直接影響行業綠色升級進程。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天詩”)深耕蠟助劑領域20多年,憑借蠟乳液、蠟微粉等核心產品的創新,持續為涂料行業提供綠色解決方案。近日,《涂料工業》雜志專訪南京天詩研發總監鄭曉平,解碼企業以技術創新驅動行業變革的實踐路徑。

采訪者:《涂料工業》主編朱東(右)
被訪者: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鄭曉平(左)
一、技術突破:從“跟跑”到“并跑”,打破進口壟斷
“水性工業漆定向排列用EVA蠟乳液”斬獲2025年《涂料工業》弘涂獎“創新技術獎”,是南京天詩技術實力的縮影。談及這一突破,鄭曉平總監坦言:“最初面對的是國際品牌的技術壁壘,我們將研發拆解為‘原料調控—工藝優化—應用驗證’三步,逐步實現從‘追趕’到‘并跑’。”
南京天詩依托上游蠟原料自主生產優勢,先通過調節蠟的粘度、皂化值篩選基礎配方,再以成熟的乳化工藝實現穩定性突破,最終在烤漆、自干漆等場景中反復驗證定向效果。“這款產品在水性工業漆中的添加量達4%-6%,此前長期依賴進口,不僅供應不穩定,成本也居高不下。”鄭曉平表示,國產化后,產品性能與進口品牌持平,成本降低15%-20%,既為客戶提供了可靠的替代選擇,也為水性工業漆金屬質感提升與進口替代提供了關鍵支撐。
二、綠色實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前布局環保需求
作為綠色涂料助劑的先行者,南京天詩早在10年前就啟動產品“水性化、可降解”轉型,如今已建成規?;韵炆a線,形成覆蓋水性涂料、油墨的完整產品矩陣。“我們的環保布局,一半源于歐洲客戶的前瞻需求,一半源于對國內市場趨勢的預判。”鄭曉平分享道。
歐洲客戶對“無氟化、高固含蠟漿”的需求,讓南京天詩提前2-3年儲備環保技術;針對國內“減VOC”需求,團隊持續優化水性蠟乳液、可降解蠟微粉配方,通過“客戶定制+場景適配”推動下游行業升級。例如,為解決UV涂料抗菌劑析出難題,南京天詩將塑料行業的粉體抗菌技術引入涂料領域,通過精準控制刮板粒徑,實現抗菌效果均勻穩定,既滿足地板涂料的抗菌需求,又避免了傳統產品“局部合格、局部失效”的痛點。
三、數字化賦能: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
在研發與生產端,南京天詩正以數字化工具提升效率與一致性。生產環節,通過DCS自動化控制系統,將工藝參數與質檢指標實時匹配,既實現產品質量追溯,又為AI分析積累數據;研發環節,建立結構化實驗數據庫,工程師可隨時調取3年內的配方記錄,大幅縮短新項目研發周期。
“AI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我們先從數據積累做起。”鄭曉平舉例,通過分析生產數據,團隊能快速定位“哪些參數對蠟乳液穩定性影響最大”,進而優化工藝;未來還將打通生產與管理數據,針對間歇工藝與連續工藝的差異,制定更精準的參數管控方案,以數字化推動智能制造落地。
四、轉型升級:從“材料供應商”到“解決方案服務商”
從單純銷售蠟助劑,到提供“產品+應用服務”的綠色解決方案,南京天詩的轉型之路圍繞“客戶需求”展開。“助劑添加量雖少,但對涂料性能影響極大,必須深入理解客戶痛點。”鄭曉平表示,團隊已建成專業應用實驗室,可測定向效果、閃光值、流變性能等關鍵指標,同時針對涂料、油墨兩大核心客戶群,提前規劃3-5年的產品布局。
例如,為適配水性工業漆的多樣化工藝,團隊不僅提供定制化蠟乳液,還配套提供“配方調整建議+施工指導”,幫助客戶快速解決定向效果波動、存儲穩定性差等問題。“只有把下游需求、行業趨勢摸透,才能拿出真正有價值的方案。”
五、未來規劃:深耕本土,拓展全球
談及未來,鄭曉平明確了“聚焦主業、拓展海外”的戰略:“中國是涂料、油墨生產大國,我們先把國內市場做深做透,補全細分領域蠟產品矩陣,提升產能與市場占有率;再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將產品推向海外。”
他指出,海外多數中小國家缺乏成熟的助劑產業鏈,南京天詩的蠟乳液、蠟微粉產品可填補這一空白,既助力中國涂料技術“走出去”,也為全球綠色涂料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從打破進口壟斷到引領綠色轉型,從技術創新到服務升級,南京天詩以“小蠟材”撬動“大變革”,成為涂料行業助劑創新的標桿。未來,隨著數字化與全球化布局的深化,這家深耕細分領域的企業,將持續以蠟為媒,為綠色涂料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