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水洗、脫脂、浸灰、脫毛、鞣制、復鞣、染色后,生皮終于變成坯革,這時的坯革只是具備相應的基礎性能真正應用到汽車皮革上還需要更多的“表面功夫”,處理。
給你個提示先;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表面功夫”,它決定你感知到的一切!
涂飾是指在坯革表面上,涂一層有色或無色的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薄膜的操作。涂飾可以增加皮革的美觀和耐用性能;彌補皮革表面上的缺陷,提高皮革使用價值;增加皮革的花色品種。依據操作方式可分為噴涂、輥涂、刷涂、印花等。
涂飾部分可說是汽車真皮處理全部環節中和消費者最息息相關的一步!”無論你是騾子是馬”,只要在這里經“它”的手,都能變成光鮮亮麗體面得體的“高配和選配”。
生皮歷經蛋白質穩定和兩次鞣制,最終蛻變成“坯革”。
GST的坯革主要來自歐洲、美洲,處理好的坯革被送到嘉興涂飾工廠進行多重噴涂,以達到定牌生產的設計和性能要求。
汽車皮革和常見領域的皮革最大的差異其實還是使用場景的不同,比如沙發、皮包等,它們的最大差異在于處理工藝,更多是考慮好看美觀,但車用真皮就像車規級用品一般,不光好看,更要超耐造。要考慮耐候性、耐腐蝕、耐潑灑及易清潔等諸多維度,這也是兩者最大的差異所在。
雖然叫坯革,但其實從視覺和觸覺來看,都更像是媳婦手里!
幾萬塊包包的樣子了,如果不提前說,你肯定認為這就已經是成品了,因為在鞣制后的皮革已經具備了“充足的皮革特質”,只不過按車規要求看,這才進行了一半而已。
在手工皮具領域,皮革原生的紋理和損傷都會被視為具有獨特魅力的“唯一性”,而在車用真皮領域,所有車企都會追求所謂的統一性、一致性,除非是高等級的Nappa或者苯胺類真皮,否則都會通過涂飾去消除它的“性格”。
話說原生的坯革摸起來真的很香!手感質感爆表!
Tips:這里涉及到一個對真皮的認知差異,在海外市場來看,皮質表面的生長紋路和傷痕都是真皮制品最獨特的魅力之一,也是購買真皮座椅或內飾的理由,消費者都希望盡可能的擁有、保留這種味道,以示珍貴!
坯革在進行了初步檢查后會進行摔軟或振軟處理,以求進一步軟化坯革,軟化的工序會根據產品需求不同,穿插在涂飾中的某個環節,次數也不會固定。當然,越好的坯革需要軟化的次數相對越少,次一點的坯革為求更好手感。
往往可能會進行多次摔軟。
在涂飾之前,坯革除了進行振軟工序外,根據需求可能會進行磨革工序,主要目的在于打磨表面粒紋和痕跡,方便后續的加工,這些基礎工序都是在為成品加工“打地基”。
提到軟化,可能大家有點懵,簡單講,我們購買真皮用品都很在意手感,這也是店員最常用的話術之一:“您摸摸這手感,能不是好皮么”?然而!手感這東西真是能打造的,即便是人工合成革,也可以造就較柔軟的感覺,而對于一些看似便宜但手感很好的真皮來講,靠"PS”一樣可以得到手感,而并非是皮子本身質地優良。別急,后面咱們細聊。
軟化過的坯革摸起來的手感會有很大的提升,講真!這種獨特又很原生態的觸感確實讓人“過手不忘”。只不過此時它的背面還沒有相應的處理,用手觸摸還是會有一些纖維掉落,此時我也是感嘆:汽車真皮要求確實太高了!
也正是因此,涂飾的第一步就在這里誕生:
封里,通過預先涂在被粘物上的溶液狀物質,讓它固化后形成一牢固的漆膜。
你可以通俗理解為給坯革的“肉面”做打磨塑封,讓它更加趨于平整,且不會再出現纖維和組織的脫落。
在經過封里之后,再去觸摸坯革的肉面,之前那種毛茸茸還會脫落的感覺不在了,就像塑封了一般,觸感會變硬,“雖然沒有之前那般肉皮感,但確實更貼近成品質感了”
當然,不同的坯革對于封里的要求和效果也不盡相同。
在經過封里之后的坯革根據訂單要求也會進行相應的摔軟工序,之前咱們看過了振軟,就像朝上打的筋膜槍,而摔軟則和鞣制差不多,更像滾筒洗衣機,只不過鞣制會在其中加入鞣劑和化料,而摔軟就是在里面翻滾為主。
準備買包包的注意了!坯革在進行了封里、摔軟和底涂之后,就到了壓花的環節,這個工序直接造就了成品的風格和視覺效果,越高端坯革越不需要壓花,只有“次品”和人造皮革才多見這種工序,天生麗質的幾乎不需濃妝艷抹。